招商·財經第一服務鏈
- 全站
- |
- 企業
- |
- 產品
發布時間:2022-09-19 14:37:59 來源:泓達堂 作者:泓達堂
金秋九月,秋意漸濃,在泓達堂有機莊園內,一顆顆油亮深綠的青柑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果實飽滿圓潤,長勢喜人,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
受到疫情沖擊的影響,為了刺激經濟發展,世界各國陸續頒布貨幣寬松現行政策,市場的基礎貨幣總數猛增。2022年,全球通貨膨脹陡然升溫,已經從個別經濟體蔓延到全球。
因此,做好資產配置,投資優質、保值增值的資產方可保護自身資產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隨著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多次被列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的新會陳皮也成了聞名遐邇的養生產品。新會陳皮在國內市場的發展空間廣闊,是抵御通貨膨脹比較好的投資選擇之一。
但從2020年起,新會陳皮迎來了市場集中爆發期,經歷了兩年時間的磨合與洗禮,消費市場已逐漸趨于理性。2022年,新會陳皮還值得入手投資嗎?
01 健康消費持續升級,新會陳皮產業穩步發展
自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不斷反復,促使大眾消費觀念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改變,健康消費持續升級,大健康產業會繼續被資金看好。
隨著新生代成為消費主流群體,顏值、大健康管理已成為他們在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功能性食品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消費紅利。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將破6000億元,未來將是一個萬億級別的藍海。
新會陳皮,作為廣東三寶之首,自帶“藥食同源、陳久者良”的光環,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食品,符合中醫藥食同源的養生保健理念。
隨著各相關產業的不斷深入發展,新會陳皮的藥用價值以及食養價值逐漸被人發掘,并擁有“生活”與“文化”雙重屬性,需求與價格也隨之一路高升。
近年來,新會區委區政府著力發展新會陳皮產業,打響了新會陳皮的“金漆”品牌,重視產品打假維權,為品牌聲譽保駕護航。
目前,新會陳皮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將進行諸如“產業大溯源”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基礎建設,從多個維度推動新會陳皮產業的持續發展。
總的來說,新會陳皮產業仍處于發展的朝陽階段。在消費升級與健康消費意識崛起的情形下,需求端擴容依然會推動新會陳皮的價格上漲,市場頗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
02 稀缺臻品,收藏價值及升值潛能可觀
從2022年3月開春情況來看,今年新會柑花期正常,部分柑農汲取了往年弱勢柑樹的處理經驗,及時進行疏花疏果、施肥滅蟲等管理工作,以確保新會柑的產量。
由于今年整體天氣穩定,新會青柑果掛果率較高,產量及質量都有所提升,整體行情穩中有升,預計其銷量、收購價格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據新會區農業農村局表示,今年柑農對行情預期良好,新會柑面積產量穩定,質量安全向好。
泓達堂有機莊園青柑產量可觀,豐收可期
那是不是代表新會陳皮的價格會有所回落呢?其實不然。隨著新會區農田復耕政策的深入鋪開,新會柑園的種植面積將會進一步縮減,整體產量有限,更凸顯新會陳皮的稀缺性。
據業內專家估算,現在整個新會柑園的實際面積估計約10萬畝,能留存下來的優質新會柑產量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而導致柑價一漲再漲。
而新會陳皮陳久者良、愈陳愈珍的特性賦予了其“藏品”的屬性,有著不俗的收藏價值與升值潛能,成為了眾人青睞的“投資新寵”。
與其他傳統投資產品相比,新會陳皮的價格及升值空間會隨著年份增長不斷提升,而不會出現“貶值”之勢。經數據統計新會陳皮陳化3年到8年的升值比高達到50%-60%,且隨著陳化年份的增長,回報率、收益率也會逐年遞增。
從長遠來看,新會陳皮算得上較為穩健的「實業投資產品」。目前,新會陳皮產業仍處于發展黃金期,值得觀望且適當入手。
作為有機陳皮的倡導者,泓達堂堅守初心,有機種植無公害管理,采摘標準嚴格,自然陳化科學倉養,高品質保障,是入手好陳皮的不二之選!
泓達堂十大核心優勢
1.自有生態柑園和有機種植8000余畝,從種植源頭上保證產品品質;
2.原產地擁有高規格廠房,車間環境干凈整潔;全方面清洗系統,保證產品干凈無污染;
3.提供定期檢查、分倉和轉倉服務;
4.大型生曬光棚&大體量倉儲規模,保障陳皮足夠的翻曬和陳化空間;
5.智能監控,數據共享,實時監測陳皮存儲;
6.產品可溯源,掃碼顯示身份,保證產品來自所屬產區;
7.流動碼鎖扣,一箱一碼,保證陳皮不被替換;
8.新風過濾系統&活性炭凈化&空調系統,每天定時換氣促進陳皮自然呼吸;
9.專業消防系統+防火板材,保證陳皮倉儲消防安全;
10.定期陽光翻曬、護理,每一片陳皮全方面養護。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本站原創”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亞太茶業網,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亞太茶業網”。
2、本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并非出于本網故意,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會加以更正,轉載文章信息未經亞太茶業網證實,僅供參考。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請撥打本網站線:400-66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