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財經第一服務鏈
- 全站
- |
- 企業
- |
- 產品
發布時間:2022-12-28 09:31:46 來源:泓達堂 作者:泓達堂
12月17日13:0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4中文國際頻道《華人故事》欄目,播出《根在五邑》系列報道第六集《陳皮留香 古樟傳情》,講述加拿大江門籍華人廖長亮先生回到故鄉,弘揚新會龍舟、陳皮文化,積極參與家鄉建設的奮斗歷程。
廖長亮先生在加拿大從事貿易工作,雖然在海外生活多年,但是對于出生在潭江江畔大澤鎮牛勒村的他來說,最喜愛的還是故鄉的山水。
大澤鎮有著江門龍舟之鄉的美譽,各村龍舟在每年的端午節期間下水競技,曾經的民俗活動,如今已變成了江門市級非遺傳承項目。
廖長亮先生的父親廖華照先生就是“大澤龍舟賽”的傳承人,在父親的影響下,廖長亮先生從小便跟著父親,看龍舟,劃龍舟,對龍舟是骨子里的愛,并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了父親的“衣缽”。
因為從小受父輩影響,廖長亮先生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接觸龍舟。提起參加的第一場龍舟賽,他目光閃爍,那場比賽拿了第一的好成績,讓他備受鼓舞,甚至在參加工作后,這場比賽依舊影響著他。
1994年,廖長亮先生在一家企業當業務員,每天沿著潭江來來回回跑業務,經過不斷的磨煉,從一個普通的“劃手”變成了一個龍舟上的“舵手”。
2002年,廖長亮先生開始自己做起了生意,用積蓄租下了廠房,開始制作并銷售不銹鋼產品。他勤于學習,大膽實踐,把自己當年跑業務員時所積攢的經驗融入的經營中,讓他在短時間內熟悉了市場,并且有了自己的品牌。
2007年,廖長亮先生去到溫哥華,從事中加商貿,他意識到在異國缺失的是故鄉的溫暖,在觀看了海外龍舟賽后,廖長亮先生也有了組建龍舟隊的想法,一到訓練的時候,就會從故鄉發一條龍舟到加拿大,在異鄉劃著家鄉的龍舟,緩解了他的思鄉之情。
廖長亮先生對龍舟事業的熱愛執著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今,廖家的龍舟文化已傳承至第五代,成為廖氏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希望將龍舟文化一代一代薪火相傳,將中華民族勇敢、堅毅的良好品質加以傳承!
前些年,他和他的父親組織了一支專業的龍舟隊伍,作為龍舟隊副領隊的廖長亮先生,多次帶隊到全國各地比賽,龍舟隊拿過的獎杯數不勝數,最讓他得意的是代表國家參加在云南滇池2017年國際龍舟聯合會第十三屆世界龍舟錦標賽,獲得200米、500米、1000米、2000米四個項目的冠軍,實現“大滿貫”,打破了歐美長期統治中長距離的霸主地位,為祖國爭光。
新會的江水不僅成就了廖長亮先生作為龍舟隊一員的榮耀,還讓他有了事業上的突破。
新會區地處潭江和西江的交匯處,加上海水倒灌,使得這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新會柑是制作新會陳皮的原料,同時也是當地人引以為傲的產品。
11年前,在新會專心經營不銹鋼產業的廖長亮先生,察覺到中國乃至世界對新會陳皮的關注后,便開始嘗試種植新會柑。
并于2016年成立新會泓達堂陳皮茶業有限公司,致力“陳皮”“龍舟”雙核健康文化建設,發展陳皮產業,為新會陳皮文化產業向更高端品質的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推廣新會陳皮非物質文化遺產道路上不遺余力,努力前行。
陳皮不僅是他的事業,更是他的生活。
龍舟傳情,陳皮留香。廖長亮先生說,自己的根就系在故鄉的江水和果園的沃土上,希望在一代代人的奮斗和傳承下,可以有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了解他的家鄉。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本站原創”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亞太茶業網,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亞太茶業網”。
2、本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并非出于本網故意,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會加以更正,轉載文章信息未經亞太茶業網證實,僅供參考。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請撥打本網站線:400-668-3836